2025年5月18日上午,“教育学的学科理路”学术讲座在弘文楼159报告厅举行,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唐智松教授应邀作专题报告,公司毛耀忠副教授主持活动,近百名师生参与学术交流。
作为教育学领域知名专家,唐智松教授从教育系统底层逻辑切入,系统阐释了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。讲座伊始,唐教授提出“学习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”核心命题,通过历史与现实、理论与实践、学习与教学三个层面展开论证。现场展示的图示化框架清晰呈现了教育系统三元结构:教育者(父母/教师)通过教学行为连接学习者(员工)与教育内容(课程),并指出该系统的终极价值是实现从生存需求到终身发展的进阶。
在解析教育运行机制时,唐教授着重强调“教育管理”与“教育途径”的协同效应。其中行政组织、政策法规、测量评价构成管理支撑体系。家庭教育、校园文化、网络学习等形成实施路径。通过校园课程文化案例分析,具体阐释了知识传递的结构化设计原理。
针对当前教育改革热点,唐教授深入探讨了教育目的动态平衡理论,主张在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间构建弹性调节机制,并结合“产教融合”政策进行实践推演。讲座还从跨学科视角梳理教育规律,通过社会学、文化学、历史学及哲学的多维论证,揭示“学习与学习对象的关系是教育最基本关系”的学科本质。
本次讲座历时三小时,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维度。既有对“教育内外部规律”的哲学思辨,又提出“政策工具包”等操作建议。在互动环节,唐教授就师生提出的“智能时代教育形态变革”“教育评价标准重构”等问题作出专业解答。
【撰稿:李梦婕;审核:毛耀忠】